2005年1月11日 星期二

當負面表列思考成為慣性

剛收到之前英文老師的來信。這位老師是北歐裔的加拿大金髮辣妹,現在暫時回到新蘇
格蘭(Nova Scotia)鄉間的家中幫忙爸媽處理一些事,信中說她整天都在採藍莓。她的
個性很溫和善良體貼,幾乎所有學生都很喜歡她,但是我卻曾經讓她破例小小斥責了一
番。

那一天大家考完小考,老師要我們互相交換改考卷。我按照從小到大從學校老師那裡學
來的習慣,在錯誤的答案上打X,然後在考卷邊緣寫上-5,-10等字樣,結果被她瞄到了。

她說:「你不可以這樣子。你要用加的,把對的分數一題題加起來。」
我回她:「還不是一樣?而且這樣算快得多啊,幹嘛自找麻煩。」
她說:「完全不一樣。你怎麼可以這樣看人?」
結果我們兩個就僵在那裡好一陣子。

但是事後想想,我突然覺得她說得對。我的確不應該這樣看人。

我們華人總習慣從一百分往下扣,然後自以為做事精明。但這背後隱藏的,是整個負面
的思 考架構。我們等於是以滿分為基準,然後開始苛責這個人這裡做錯,那裡做不好。
但西方人卻是以零分為基準,做對一件事,就給個小小的鼓勵。

這件事對於人格成形過程中的兒童影響更大。我們是要引導一個孩子發揮出符合自身特
性的潛能,還是要用我們事先定好的標準,強迫他樣樣做到?我認為後者在台灣非常普
遍。我想教育哲學的不同,就是造成西方人整體來說比我們創造力更發達的一大原因。

在美國出差的時候,曾經被一個美國老伯糾正英文字的用法。「教一種技能,要用train
這個字。那絕對不是educate。educate真正的意思是引發,是讓一個人尋找到自己的
特質,並加以發展。」希望天下為人父母或師長者都能體會到education的真義。

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不是自己的生命個體,那是非常殘忍的,希望我們都可以相互學習
尊重與欣賞,鼓勵有幸在我們周遭出現相處或共事的夥伴們,用一種新的思考邏輯來看
待自己和尊重別人,沒有任何人能論斷別人,生命的故事是最動人的樂章,也許自以為
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,本身就充滿了思想暴力與態度暴力,深深的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
與我相處的人,當負面表列思考成為慣性,就是讓人和人之間造成衝突誤解與磨擦的根
源,也許換個思考的角度,你的人生會更自在。

若能打從心理面到"表現出來" 的言行舉止都是一致而合諧的、相互尊重的,那才是真正
的修養我忽然意識到,我們注意到身邊人優點的時候多呢?還是挑剔缺點的部分多呢?


1 則留言 :

  1. 【謝貴英(中市讀者)】<br />
    我還沒結婚生子的時候,經常看到以下的場景──蹣跚學步的小寶寶或是精力旺<br />
    盛、橫衝直撞的孩子,步伐一個不穩,跌倒了,坐在地上嚎啕大哭;聞聲趕來的奶<br />
    奶或媽媽忙不迭的安慰著:「不哭不哭!寶寶好乖,地板壞壞!害我們寶寶跌<br />
    倒!」」說著說著,竟然用手打起地板來了,真是好笑!地板到底礙著誰了?<br />
    <br />
    這樣的教養方式,撞到桌子打桌子、撞到椅子打椅子、撞到牆壁打牆壁……反正都<br />
    是別人不對,該打!一出現狀況,從不檢討自己,馬上怪到別人頭上去,認為都是<br />
    別人的錯;孩子將來長大了,如何讓他成為一個負責任、不推諉的人?<br />
    <br />
    等到自己結婚,女兒出生之後,也到了搖搖晃晃的學步年齡。有一天,她不小心撞<br />
    到茶几,馬上放聲大哭;我走過去蹲下來,對著被她撞到的桌子無限同情的說:<br />
    「桌子好可憐喔!它乖乖站在這裡都沒有亂動,是妳撞到它的!它痛痛喔!來給桌<br />
    子呼呼,跟桌子說對不起!」<br />
    <br />
    她聽完,愣愣的,任由我牽起她的手,去撫摸桌子,還乖乖的向桌子鞠躬:「桌<br />
    子,對不起!」之後,有時她跌倒在地上,我也比照辦理。久而久之,她就知道是<br />
    自己不小心,不會有怪罪、遷怒的反應了。<br />
    <br />
    這一路走來,我甚少聽女兒抱怨:「都是某某人害我的啦!」遇到事情,她所表現<br />
    出來的明理、懂事、負責,令我欣賞,也令我欣慰!<br />
    <br />
    【2005/01/08 聯合報】

    回覆刪除